柳河连记忆(之三) 1962年5月31日,与往常一样,连队在21点30分吹响了熄灯号。那天没我的岗,是带着“晚上不站岗就是幸福”的感觉进入梦乡的。 突然响起哨音,一睁眼看见灯光大亮,感觉很奇怪。60年代初,5团只有星期一、三、六日在熄灯之前发电两小时,让大家写写家信。再者说平时搞紧急集合,打手电都要挨骂,怎麽今天晚上给了电灯呢? 有情况!我想。 “穿军装!扎腰带!不带枪!连操场集合——”值星排长在哨音落过之后命令道。 5个连相继在营部门口的空地上跑步进场。营部门口史无前例的悬挂了两盏汽灯。营长王成忠和教导员肃立在汽灯下,雪亮的灯光洒在他们的脸上,我看见他们在微笑。 部队坐下后,营长王成忠告诉全营部队,根据情报得知,一小时之前,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8个师登上了舰艇,目的是反攻大陆。我246团现在已经到达“围头”,占领了滩头阵地。我们团待命出发。 营长说得十分简洁明了。真的有情况,我想。 之后,副教导员杜国栋给部队做动员,嗓门儿铿锵有力: “同志们,过去我们打仗的时候有一句老话,叫做三天不洗脸,有肉吃;有肉吃就有仗打!同志们呐,今天我们就有肉吃了,5个连队都开始杀猪了,为什麽杀猪?因为要打仗啦!” 没有鼓掌,没有口号,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在激荡沸腾。 远处,除来一阵阵杀猪的嚎叫。 没有惊喜的反应,大家的表情十分严峻,部队的队列里滚涌着一股好像摸得到、看得见的肃杀气息。 各连带回后,连长张玉江和指导员刘怀英都没有继续讲话。部队一解散,战士们都涌向兵器室,取走自己的步枪、手榴弹和防毒面具。那晚上互相碰撞也没有怨言,战士们一句话不说,默默而迅速地打好背包,全身披挂整齐,而后头枕着背包,怀里抱着步枪,躺在床板上思考着即将开打的战争。 我们班长吴金助走过来,坐在床边悄悄对我说:“咱俩换枪吧,我冲锋枪打不好,你用我的冲锋枪,我用你的步枪。” 好啊好啊,把我高兴坏了,冲锋枪多棒啊! 我问他换枪连里会同意吗? 打仗了还有什麽不同意?现在就换,班长说。 我们俩换了枪以后,我马上把冲锋枪的刺刀咔嚓装上,使劲比划着。冲锋枪的刺刀,有一个短短地刀鞘,挂在腰间挺威风的。这种冲锋枪刺刀,整个福州军区只试验装备了两个连,即245团2连和3连(我们连和3连是82师值班快速连)。 次日晨,还没有接到开进的命令。连队的早饭是猪肉炒面线,饱餐一顿之后,全连在俱乐部集合,指导员说连队要选举3名“反坦克手”。 所谓反坦克手,是要埋伏在连队防御阵地之前的沙滩上,即连队进入战区,构筑防御阵地时,反坦克手必须前出连防御阵地100至200米,构筑单人掩体,隐蔽设伏。当敌军坦克向我防御阵地进攻时,反坦克手相机跃出掩体,用反坦克手雷击毁敌坦克。 实际上,反坦克手就等于有去无回的人体炸弹,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敢死队。 选举反坦克手一开始,2排长就喊了一声我的名字,他说我投弹全连最远,战术动作也迅速灵活,尤其是训练中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的精神在全连数一数二,所以他选举我。 指导员问:大家同意吗? 雷鸣般地回答:同意! 掌声震耳欲聋。 那场面跟电影《董存瑞》中选举爆破大王时一模一样。 第2名反坦克手选中了我们班长吴金助,他投弹只能投30米,也被选中。第3名是7班战士蔡上太,61年入伍的厦门兵。 3名反坦克手居然都出自我们3排。 我们3排平时老是受批评,因为排长老实,行军在老百姓家里宿营,总是分配到破破烂烂的房子,出公差3排最多,构筑工事分给3排的也都是岩石最多的地段。 瞧见了吧,要打仗了,要选举3个注定牺牲的人体肉弹,他们就盯上了我们3排。 拿我来说,多次入团申请得不到批准,那个2排长就一直给我小鞋穿嘛,要打仗了,我的优点全被他看见了。 不管怎麽说吧,这次的选举是我当兵以来最最感觉荣耀的一件事,选举结束后我给连里写了一封决心书,表达了战死的决心! 反坦克手选举完毕的当天,吃晚饭时,很多别的班排的人都端着饭碗过来跟我说几句话。他们有人知道我爱吃瘦肉,就把瘦肉挑出来夹到我碗里。 那一天是6月1日,正好发津贴费,我拿了5块钱交给5班长黄传牙,因为他曾经给我5块钱,我不能欠他的。他看看钱,使劲摇着头,红着眼圈走了。晚上,他买了几瓶玻璃瓶装的水果罐头,打开来非要喂我吃一口,然后一声不吭地走了。 我没有一滴眼泪,反而一股子杀气在胸膛翻滚着,我准备慷慨赴死。 我们3个反坦克手,每人领到3枚反坦克手雷,是苏联43式反坦克手雷。这种手雷很沉重,投出去为了稳定方向,击中坦克目标,手雷的尾部会在投出后打开一个拖伞装置,一如歼击机尾部的拖伞一样。 我们不可能实弹投掷,只能用重量相近的木制反坦克手雷训练。我的投弹,最远第一次可投出69米,可是投掷这种反坦克手雷只能投出30米。 以此类推,我们班长只能把这种手雷投出5米左右,而蔡上太也只能投出16、7米。尽管如此,他俩不准我报告连长。我们班长说,我投不远,他妈的就冲到坦克面前炸掉它! 训练中,班长投出一弹,那个木制反坦克手雷的木把子不偏不倚正好击中我的太阳穴,我昏死过去。 接连半个月,我们都是荷枪实弹,穿着军装睡在床板上。在紧急战备的训练中,全连,不,全营全团,大练兵的热潮真可谓汹涌澎湃。部队的战斗情绪和战斗意志越来越高涨,战斗技能大幅度提升,战斗力与日俱增。 当战斗警报撤销的命令传达后,全连官兵依旧像紧急战备期间养成的习惯那样,一到了午休和傍晚自由活动的时间,连队的每一个角落,每一块绿地上,都可以看到自觉练兵,互教互学着的战士们的身影。 [此帖子已被 列兵三年 在 2008-1-6 22:23:20 编辑过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