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主的认真令824感动,您对245团贡献同样也是245团的光荣!据知48年6-7月发生的“桃林岗阻击战”作为我军最经典的战例之一是赫然列在我军最高学府——国防大学的教程上。这样经典的战例从呈报到核准要两年多,这里面也许有蹊跷。 49年淞沪战役胜利结束后,28军在全军开展评斗志、评政绩、评功过的“三评”工作,评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集体。并于同年6月中旬,在常熟召开了全军第二届英模大会,在各种集体荣誉称号中有“华树班”、“渡江模范”、“渡江先锋”、“巩固模范”、“淞沪扬名”等没提桃林岗。 其实当年82师进攻战要比阻击战打得多,举例——淮海战役打完,10纵歼敌数列在全部参战各纵的第三位,战绩显赫,缴获甚丰,全纵各种美制火器焕然一新。读者可知当时10纵只有28、29两个师啊!但人们还是记住了一连串成功的阻击战。进攻战过瘾,阻击战艰苦;进攻战有缴获,阻击战赔本。淮海战役中,缴获了国军五大王牌之一的新五军写着“排炮不动,必是10纵”向上呈报的文件,次说不径而走。 据说,当年245团打阻击时遇上二流对手时,战壕随意挖挖就得,省气力。要是堵上一流王牌,那战壕可有讲究,地高视阔,壕深连通相援,各重火力支撑点坚固相交;战前派出战斗小组带炸药包前出先打对手的冲锋势头,再伺机炸毁其前导坦克(据列兵三年说法,那是敢死队)等。预备队在后方适当处再构筑相同工事,待第一阵地回撤时再在第二阵地的后方再行构筑工事,如此反复节节抗击,不时进行反击,直至对方元气耗尽。哈哈,824未在陆军服过役,一知半解的,不知记得对不对。 |